近年來,作為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退坡和標準要求的提高,不少靠國家補助過日子的車企開始艱難起來。因為國家補助到位的遲緩,汽車整體技術的滯后,致使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失去了再繼續投入的勇氣和資金,或者干脆停產整頓等待國家政策的寬容,或者離開汽車整車領域轉向其他領域。近日,筆者在河南新鄉的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與幾家新能源電池及汽車企業的領導座談時,幾家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均表達了對目前行業發展不同的困惑和無奈。
一邊是停產的困惑與無奈,一邊卻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舊是趨于上升階段,從8月份數據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而8月同期我國所有類型的汽車共生產200萬輛,同比下降4.4%,銷售210.3萬輛,也同比下降3.8%。就目前的汽車行業發展而言,在我國汽油汽車整體銷量下降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是持續上升的。究其原因,除了政策鼓勵及補貼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制造企業少了,但企業的整體生產規模上去了。刪減企業的數量,增加企業的產能規模,這番圖景不也正符合國家的愿景嗎?
從國家的長遠看,發展新能源汽車意義重大。據專家估計,今年新能源車產銷將達到150萬輛。如此量的新能源車盡管和汽油車的銷售量無法相比,但在去年約78萬輛銷量面前,翻了一番。據專家推算,到了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如果按照這一數字,未來新能源動力汽車的市場需求空間巨大。但是,在良好的市場勢頭面前,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目前新能源汽車存在的“瓶頸”問題,將產業鏈上的各環節企業、政府、科研院所等聯合起來,通過統一規劃、協同配合予以解決。
“瓶頸”之一是國家的政策導向。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異軍突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世界潮流看,各個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發展,此產業將成為下一個必爭的科技制高點。而從我國自身國情看,人口眾多、資源緊張、污染加劇決定了我國必須限制傳統燃油車發展規模,新能源車是唯一可選的路徑。因此,內外因素決定了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勢在必行。但由于過去經驗不夠,眼光不遠,新能源汽車制造門檻不高,致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盲目擴張、投資過熱苗頭,一些地市就擁有一到兩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并且廠家之間標準各異,核心技術缺失。這些企業采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影響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國家給予的優厚政策支持沒有起到最佳效果。為此,今后的發展路徑必須是“扶優扶強”。國家的補貼政策要真正從“廣灑胡椒面”到突出重點并做到“騎上馬,送一程”,下狠心淘汰掉一些低水平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讓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喊餓”中奮起,從而激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活力并保持研發與技術水平和世界同步。
“瓶頸”之二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但要面臨傳統燃油車的競爭,還要和國外新能源汽車進行較量。從世界整體制造技術看,被大家認可并接受的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即使是美國的特斯拉鋰電動力汽車,其電池儲能、安全保障及駕駛里程等方面仍存在瓶頸。就國內來說困惑就更多,除電池續航里程太短這一核心問題外,我們新能源汽車廠家有近500家,但有制造資質的也就15家,且明顯的是量多而質差,特別是電驅動系統方面的高速軸承、控制芯片等一些關鍵零部件仍受制于人,依賴從國外進口,成為外國廠家掌握的“掐脖子”技術。另外,我們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譽度等方面明顯不足,產業鏈的盈利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競爭力較弱??梢哉f,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痛點,也是難點。為此,我們需要選擇的路徑就是踏踏實實學習技術,認認真真走好每一步,著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技術創新,促進整車制造質量的提高和優勢企業引力的增強。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華認為:“新能源車企在進行充分市場競爭同時,在國家的利益面前要懂得進退,在外強‘入侵’路徑之上,更多的是強化相互之間的技術資源整合,做到聯合攻關,成果共享,方能共同進步?!?br/>
“瓶頸”之三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A設施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充電站、充電樁的普及程度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程度,隨著新能源汽車制造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又成為新能源汽車擴張的最大的瓶頸。一般來說傳統燃油車加油只需幾分鐘卻可以跑數百公里,而新能源車充滿電至少要數小時,非常不方便,這當然還是在充電設施完備且車與充電設施標準匹配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往往是汽車沒電了想充電,可怎么也找不到可以充電的地方。目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布局上還缺乏總體規劃,面向廣大私人消費者的停車位充電樁建設進展緩慢,部分城市雖然上馬建設了一些充電樁,但因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不高。深圳的電車資源網CEO毛保國認為:“我們的新能源動力汽車銷售在成倍增長,而充電設施的建設速度卻遠遠跟不上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速度。面對新能源車無處充電的尷尬,不少人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從開始的熱情逐步轉換到購買時的冷靜。因此來說,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建工廠生產汽車,更重要的‘路徑’是完善好基礎設施,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做好充電樁、充電站、售后服務站等配套設施建設,為新能源汽車創造寬闊的路徑?!?/p>
“瓶頸”之四是資金的缺乏。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濤認為,目前,整個新能源行業,各個鏈條資金嚴重短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國家的補貼政策無論如何調整,但最終其補貼退坡直至消失是大勢所趨,很多企業還靠一味的追求補貼來生存,政策嚴謹性越來越強,補貼清算滯后,已經讓其承受一定資金壓力,國家的補貼一旦退坡甚至取消,并且技術瓶頸無法取得短期突破,成本也就無法繼續下降,其資金鏈必將更加緊張。除了龍頭企業可以相對容易獲得資金外,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廠家將面對資金瓶頸。在無法獲得充足資金進行投入的情況下,新能源車企及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路徑更加堪憂,要么轉行做其他產品,要么向上下游企業惡性傳遞,使上游的零部件企業以及下游的銷售、運營公司共同消化這些成本。但這些做法都不是治本的路徑,最佳路徑還是創新,如產品創新或者商業模式創新,用創新的實力來證明企業存在的價值。企業的價值高了,資金也就自然會來為企業“捧場”。